直播间“赌石”诈骗升级了!犯罪分子除了扮演直播间主播、直播间助理、玉石供货方、玉石收购商、直播间水军外,竟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:“境外执法人员”——通过上演“主播被抓”的戏码,他们妄图掩盖诈骗真相,让受害者难以追讨损失。
今天上午,上海市公安局披露一起网络直播玉石诈骗案。闵行警方在市局刑侦总队的指导下,成功捣毁一诈骗团伙,涉案资金高达150万元。目前,犯罪嫌疑人徐某等11人因涉嫌诈骗罪被闵行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。
“幸运儿”才有资格买下原石
去年10月,市民任先生进入了一家私域网络直播间,对方自称服务于一家中缅边境的原石加工公司。
“这块料子不错沪深投,还带彩。老哥们,拍起来!”主播激情开麦,手电筒光照下,“开了窗”的原石透出碧绿的光。
在直播间里,任先生目睹了一场场“稳赚不赔”的原石加工生意——网友们在直播间里低价买下原石,主播公司代加工后,再由固定买家“徐老板”高价收购。期间的利润,除了直播间抽成和玉石加工费外,都归买家所有。
原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购买。每场直播都通过“猜数”方式选出“幸运儿”,只有“幸运儿”才能购买。买下的原石,一般过了几天,就会被固定买家“徐老板”收购。
观看多场直播后,任先生燃起了兴趣。短短一个多月内,他陆续拍下了10块原石,投入约15万元,扣除费用后,“盈利”约4万元。
直播间的返利成功博得了任先生的信任。从几千,到上万,再到数十万……紧接着一周内,任先生陆续投入125万元,拍下了4块高价原石。
“境外执法人员”身穿迷彩服登场
在相当一段时间,任先生每天晚上9点准时守在直播间。家人也提醒过他沪深投,不要受骗上当。但半信半疑的任先生,此时已经被直播间“套牢了”——钱付出去了,却再也没有人收购他的翡翠成品。主播百般搪塞,一会儿说雕刻玉石的老师傅生病住院了,一会儿又说收货的“徐老板”出差了。期间,他们又不断诱惑任先生加码投资:“今天的货真的不一样!”
一天晚上,任先生的“财富之旅”戛然而止了。直播间里,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。
直播间截图,左图为公司高管假扮“境外执法人员”。
一次直播时,几个身穿迷彩服的身影突然冲入镜头,自称“缅甸军人”,严厉喝止:“抓住他!这是偷来的石头!”大声呵斥后,这些人更是夸张地掀了桌子,把主播直接带走。直播间也因此关停了。
任先生再联系公司主管,对方竟说这些原石都是“从境外偷来的”。“主播被‘境外执法人员’抓走了,货也会被‘抄掉’,我们没办法了,只能先把加工好的成品寄给你了!”
此时,察觉异样的任先生终于报警。
直播间除你以外都是骗子
接报后,闵行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立即开展侦查。根据缜密侦查,5月22日,闵行警方在云南瑞丽、昆明、江西南昌等地抓获涉案诈骗团伙16人,当场扣押手机29部、账目12本、原石75块。
经审讯,这一犯罪团伙在当地玉石市场租借原石作为道具,由团伙成员扮演供货方与主播砍价,吸引关注。在被害人购买原石后,他们又会假扮固定买家,以高价“回收”成品,制造盈利假象。通过几轮返利取得信任后,诱导被害人购买更高金额的原石。
同时,他们鼓吹加工后的成品能赚更多,并拍摄虚假加工视频蒙蔽被害人。而等到被害人投入大额资金后,他们便在直播间上演“主播被抓”戏码,切断回购渠道。此后,“售后人员”仅需寄送价值极低、大约被骗金额十分之一的玉石成品搪塞被害人。如此,既掩盖了诈骗真相,又让被害人难以追讨损失。
一般,这样的直播间里,所有人都是骗子。这出“连环戏”专为被害人量身定制,只等他“上钩”。
据悉,自2024年10月起沪深投,嫌疑人徐某、付某、方某等人通过网络投放广告,将被害人吸引至直播间实施诈骗,共计骗取3名被害人150余万元。目前,犯罪嫌疑人徐某、付某等11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闵行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,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。
选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